|
文鏡秘府論考
[第2] 下 (研究篇 下)
小西甚一 著
[目次]
- 目次
- 第一章 用聲および用字考 / 1
- 一 近體詩における調聲 / 1
- (一) 祕府論引調聲說の原據 / 1
- (二) 詩章中用聲法式 / 2
- (三) 元兢の調聲說 / 4
- (四) 王昌齡の調聲說 / 9
- (五) 八種韻の意義と影響 / 13
- 二 詩病論の原據とその解釋 / 22
- (一) 祕府論の二十八病說 / 22
- (二) 二十八病の意義 / 36
- (三) 詩病論の漢民族的性格 / 67
- 三 我が國における詩病と歌病 / 71
- (一) 詩病についての論 / 71
- (二) 歌病論の類型とその展開 / 79
- (三) 歌病觀の深化 / 97
- 四 連歌形式の源流と詩病 / 104
- (一) 賦物の發生 / 104
- (二) 定型連歌の形態 / 112
- (三) 連歌式目と詩病 / 116
- (四) 初期式目の推定 / 123
- 第二章 句格考 / 131
- 一 句型およびその特質についての論 / 131
- (一) 初期の言句例說 / 131
- (二) 祕府論所引の言句例說 / 134
- (三) 駢儷の句格法 / 139
- 二 句端の說 / 152
- (一) 杜正倫の句端說 / 152
- (二) 我が國における句端說 / 156
- 三 對屬および對屬論 / 160
- (一) 祕府論對屬説の原據 / 160
- (二) 二十九種對 / 169
- (三) 對屬論の展開 / 186
- 第三章 體勢考 / 205
- 一 格調とその表現過程 / 205
- (一) 王昌齡の十七勢 / 205
- (二) 皎然の十五例 / 215
- (三) その他の體勢論 / 223
- 二 命意に對する觀察 / 231
- (一) 九意とその意義 / 231
- (二) 六志と八階 / 240
- (三) 定位論および鎔裁說 / 248
- 三 風體の論 / 254
- (一) 風體に對する認識の發達 / 254
- (二) 祕府論における風體の論 / 261
- (三) 我が國の風體論 / 268
- 四 六義と六義說の展開 / 284
- (一) 六義の原意義 / 284
- (二) 從漢圜至宋の六義說 / 305
- (三) 祕府論の六義說 / 330
- (四) 古今集序の日本的六義 / 336
- (五) 從平安中期至室町末期の六義說 / 367
- 第四章 制作考 / 395
- 一 創作および創作意識の論 / 395
- (一) 論文意等の原據 / 395
- (二) 王昌齡の詩論 / 398
- (三) 皎然の詩論 / 419
- 二 唐代詩論の藝術論的意義 / 434
- (一) 先行思潮に對する位相 / 434
- (二) 日本における創作論との對比 / 461
- 第五章 祕府論硏究の意義 / 499
- 資料的性格 / 499
- 硏究の機構 / 503
- 精神史的意義 / 515
- 圖版目次
- 一 詩中密旨(東洋文庫所藏格致叢書本) / 卷頭
- 二 詩議(東洋文庫所藏格致叢書本) / 卷頭
- 三 魏文帝詩格(東洋文庫所藏格致叢書本) / 卷頭
- 四 風騷旨格(東洋文庫所藏格致叢書本) / 卷頭
- 五 評詩格(內閣文庫所藏吟窓雜錄本) / 卷頭
- 六 詩中密旨(內閣文庫所藏吟窓雜錄本) / 卷頭
- 七 詩格(內閣文庫所藏吟窓雜錄本) / 卷頭
- 八 詩議(內閣文庫所藏吟窓雜錄本) / 卷頭
- 九 王澤不竭抄(山岸德平敎授藏延寶刊本) / 卷頭
- 一〇 賦譜(五島慶太氏所藏國寶) / 卷頭
- 一一 詩式(東京敎育大學藏十萬卷樓叢書本) / 卷頭
- 一二 毛詩正義(著者架藏汲古閣初印本) / 卷頭
- 一三 皇甫冉詩集(四部叢刊影印明刊本) / 12
- 一四 文筆問答抄(著者架藏延寶刊本) / 159
- 一五 文心雕龍(著者架藏兩黃節署本) / 252
- 一六 毛詩(四部叢刊影印宋版巾箱本) / 290
- 一七 周禮正義(著者架藏汲古閣初印本) / 307
- 一八 河嶽英靈集(著者架藏汲古閣本) / 444
「国立国会図書館デジタルコレクション」より
|

書名 |
文鏡秘府論考 |
著作者等 |
小西 甚一
|
書名ヨミ |
ブンキョウ ヒフロン コウ |
巻冊次 |
[第2] 下 (研究篇 下)
|
出版元 |
大日本雄弁会講談社 |
刊行年月 |
1951 |
ページ数 |
525p 図版 |
大きさ |
27cm |
全国書誌番号
|
56008886
※クリックで国立国会図書館サーチを表示
|
言語 |
日本語 |
出版国 |
日本 |
この本を:
|

件が連想されています

|